中國江蘇網10月12日宿遷訊 金秋十月,九九重陽,宿遷市宿城區(qū)支口街道康堡社區(qū)老年食堂開展“情暖金秋,愛在重陽”關愛老人主題活動,社區(qū)志愿者給老人打菜盛湯,熱情陪伴老人就餐,歡度重陽節(jié)。
支口街道康濟食堂自成立以來,堅持每周一至周五通過“站內就餐、上門送餐”等形式將飯菜送到群眾“家門口”。食堂的菜品豐富多樣,每天的菜單都經過精心搭配,考慮到老年人的飲食特點,食堂將菜品做得軟爛、低油、少糖、少鹽,做到葷素合理、營養(yǎng)均衡。為了讓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都能承受得起,價格也是分為三檔,對于低保、五保戶、特殊困難老年人以及智力障礙群體,食堂提供免費就餐服務,一般困難群眾收費4元每餐,對于轄區(qū)普通群眾也只需花費15元,就能享受到一葷兩素一湯的美味午餐。
“你昨天干啥去了,怎么沒來吃飯?”“重陽節(jié)晚會一起去看看。俊崩先藗冊谏鐓^(qū)里一邊用餐,一邊和朋友們聊家常,結交新朋友,孤獨感在歡聲笑語中漸漸消散,讓老人們玩得開心、吃得放心。在志愿者的定期走訪中,實現(xiàn)了對轄區(qū)老人數(shù)量清、情況明,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咨詢、個案跟進、困境幫扶等日常服務,確保每個獨居老人有人包、有人管。
重陽節(jié)當日,支口街道在康堡社區(qū)舉辦了“全民敬老風正勁,今宵重陽人更歡”重陽節(jié)主題晚會,讓轄區(qū)內老人一同欣賞文藝演出,共度重陽,在家門口實現(xiàn)“老有所養(yǎng)、老有所樂”。
康濟食堂的成功運營,是街道積極應對轄區(qū)人口老齡化、解決老年人“吃飯難”問題的有力舉措;街道還定期舉辦文藝演出、書法比賽等活動,讓老年人“身有所棲、心有所寄”,更是在提供基礎保障的同時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。
近年來,支口街道綜合考慮老年人口狀況、服務資源和服務半徑等因素,不斷探索創(chuàng)新。建設一站式服務大廳,健全健康服務體系,設立健康小屋,探索實踐特殊困難老人居家健康關愛服務制度,建立“網格員+鄰里+志愿者+醫(yī)生+第三方”五包一服務模式,為高齡、空巢獨居、失能、半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助浴、助潔、安全隱患排查、適老化改造、心理疏導等身心關愛服務,并配備老年活動室,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的空間,讓他們能夠在這里進行棋牌、書法、繪畫等活動,豐富精神文化生活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