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各類國際知名主題樂園在長三角地區(qū)“排隊進場”。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,杭州東站附近新增了小黃鴨主題樂園,在杭州備受矚目的普德賦主題公園項目在加快談判;再看上海,樂高樂園全力沖刺今夏開園,亞洲首個小豬佩奇戶外主題樂園、哈利波特制片廠之旅項目預計于2027年與游客見面。
在國際知名IP競相角逐“快樂經(jīng)濟”的熱潮中,一個顯著的變化正在發(fā)生:曾幾何時,人們掛在嘴邊的“兒童樂園”這個稱謂,如今已悄然隱退,取而代之的是各大“主題樂園”。從“兒童”到“主題”,兩個字之差,是一種商業(yè)模式的升級,更包含了全齡化體驗、更強的消費場景等元素。
這屆成年人,從主題樂園的陪玩角色——跟在孩子身邊的疲憊父母、勉強配合拍照的“人形背景板”,搖身一變,成了“氪金主力”。在北京環(huán)球影城,“魔法袍”內搭西裝的“中年大哥哥”并不少;還有人把“自習室”或“健身房”搬到樂園里,在遍布白噪聲的環(huán)境里忙碌,并稱這是最簡單的“勞逸結合”;結伴到主題樂園的老年人也在增加。
上海迪士尼樂園曾做過一個統(tǒng)計,25歲以下游客占比不到20%,而26-35歲年齡段的游客占到了60%。去哪兒網(wǎng)、同程網(wǎng)等平臺上的訂票信息則顯示,“80后”與“90后”是主題樂園的最大客群,占比超過65%。
第一批看《哈利·波特》《瘋狂動物城》《玩具總動員》《功夫熊貓》《神偷奶爸》的觀眾,成為今天的消費主力,他們走進主題樂園時,身份不只是游客,更是一起成長的“老朋友”;再過二十年,他們依然能松弛地重返樂園,看望兒時的“好友”,尋找“爺青回”的記憶,與身邊的少年們享受同頻的故事與快樂——這種跨時空的情感連接,是主題樂園的魔力,也是樂園邁向長遠發(fā)展的方向。
在一定程度上,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現(xiàn)在的主題樂園,各類游玩、娛樂項目變得越來越“成人化”。
另一方面,主題樂園的“成人化”趨勢,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消費升級——成年人對快樂消費的需求不斷釋放,他們愿意為沉浸式體驗、情緒價值、社交分享、動漫IP買單,而主題樂園恰恰為“在逃公主”“在逃王子”提供了一個出口。
如今,主題樂園從旅游“附加項”變成核心目的地,此時的行業(yè),更需加速動漫IP的深度開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孵化。唯有構建持續(xù)迭代的IP矩陣,才能讓陪伴“00后”成長的動漫IP,在未來依然能觸動新一代年輕人的心弦。如果,每個時代的消費者都能在樂園里找到“快樂老家”,那么主題樂園也就實現(xiàn)了從“童年記憶”到“終身陪伴”的價值升級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(wǎng)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