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圖片即可提問
情緒價值究竟是什么
@坐樹不言:最近這兩年情緒價值這個詞很火,究竟什么才是情緒價值?我們是否把情緒價值的地位捧得過高了?
張桂萍:按照進化理論,情緒其實比認知、比頭腦的知識,對人的生存、發(fā)展和幸福感受是更有意義的一個真實存在!現(xiàn)在大家重視情緒價值,可能與互聯(lián)網和社交媒體時代更多“碎片化”知識、體驗比較淺層有關吧?傊,存在即合理!重視情緒價值,也許可以把你自己的體驗和生命豐富度,一鍵拉滿。
@伊麗莎白的鴨:為什么年輕人會熱衷于買價格昂貴、沒有實際用處的Jellycat?
張桂萍:養(yǎng)實際的、或玩具寵物,實際上都是一個“具身認知”的體驗,偉大的感受,一定不會是簡單的靜態(tài)的知識,它永遠是和身心體驗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……為了體驗“買單”,這實際上是一個心理層面的滿足,這個我完全可以理解!
@讓我們說謝謝小貓:我覺得除了需求金字塔里那些人類基本需求,其他的消費行為本質上都是在為情緒價值買單~
張桂萍:愿意買單,就是有需求!究竟是什么“需求”?我們很容易“誤以為”是能看得到的需求需要被滿足,那些看不見的需求,可能才是根本的背后推力。
@KV4EVER:情緒價值是一件不需要被理解的事情,您認同嗎?
張桂萍:認同。對于情緒,我們每個人都需要“無條件”。
情緒供給的“度”
@不喪甜茶:除了滿足食欲和物欲,還有什么能長期為自己提供情緒價值的方法?
張桂萍:情緒,如果按照“小情緒、大情緒、波瀾壯闊、平靜如水”四個級別來看待的話,“平靜如水”是舒服的存在狀態(tài)。我會建議參加一些冥想功課,而不是像《再見愛人》節(jié)目組里的麥琳一樣,全世界找“情緒價值”不得而到處投射,讓自己受苦還禍害他人……
@甜瓜不甜:怎么把握日常生活中,追求事物情緒價值與實際功用之間的度?
張桂萍:本來“沒有價值”,所謂“價值”,是我們主觀賦予的。既然是主觀的,那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哈姆雷特,別人無法給出解決方案。
@LINDAAA:張老師您好,花錢買開心這句話在心理學上成立嗎?如何分辨是盲目沖動的消費,還是真正“愛自己”呢?
張桂萍:花錢買開心當然是!因為花錢本質上是一種“體驗”,是一種“用身體去參與”。這種動態(tài)體驗和我們平常的靜態(tài)知識積累是有本質區(qū)別的,后者容易出現(xiàn)邊際效應遞減,前者的體驗價值則不容易遞減反而會增加。因為消費經驗比消費物質實體對于人的幸福提升有更大的益處。
當然消費“成癮”又是另外一個心理問題了,這個得專門討論了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