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日報訊 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春天,一場火熱的綠色接力正在展開。
2018年,杭州市招標造價行業(yè)以“種一棵梭梭”為初心,首次在行業(yè)內(nèi)發(fā)布倡議書。如今七年過去了,通過全行業(yè)的愛心捐種,杭州市招標造價行業(yè)在騰格里沙漠西緣的甘肅民勤建起了“杭州建設造價林”。
今年3月,行業(yè)又發(fā)出“共筑兩山夢 荒漠變綠洲”倡議,兩周內(nèi)已募集的善款可種梭梭570畝,這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筆捐種,而且善款還在募集之中。
杭州市造價協(xié)會法人、浙江金誠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、董事長蔡紅偉之前去過兩次甘肅民勤。他表示:“七年的愛心接力讓民勤荒漠披上綠衣,現(xiàn)在的民勤也已經(jīng)從陌生成為一種牽掛!
多一點善意,就是多一份力量。杭州塘棲2歲的小伢兒陳澍一由爺爺代為捐種10株梭梭。在杭州日報西湖副刊上經(jīng)常寫探訪杭州古樹經(jīng)歷的退休教師胡承東捐種20株梭梭。杭州電纜廠退休職工江云峰連續(xù)十年替全家捐種梭梭,今年還要代表晚輩林云平全家捐種。
“我們小區(qū)里就有兩棵樹齡三百年的古樟樹,希望這樣的綠色也能出現(xiàn)在遙遠的民勤!崩衔崂弦约叭酥希G吾綠以及人之綠,誠哉斯言!
沙漠里的梭梭長什么樣?有一棵樹高嗎?記者替你去民勤實地看了
很多來捐種梭梭的讀者會問:沙漠里的梭梭長什么樣?有一棵樹高嗎?
今年3月我剛去過甘肅民勤,我來回答這些讀者。在民勤的最西端——四方墩區(qū)域,我看到剛種下幾天的梭梭苗,小得就像我們路邊不起眼的小草。但這是整個荒原上——準確說是整個湖盆鹽堿地,還能見到的毛茸茸的深綠。那是比梭梭苗年長的梭梭兄弟,已經(jīng)很茁壯,一蓬蓬地像嬰兒的胎毛,卻無比強硬,甚至打亂了翻過雅布賴山吹來的騰格里沙漠風沙的節(jié)奏。它們是一整排的狙擊手。
到過四方墩后,我才明白幾年前同事寫下的一段話:“杭州林種植在鹽堿地上,像天空倒映在沙漠里的湖泊,搖曳的梭梭,在召喚那片消失的牧場,在招引失蹤的綠洲。”
四方墩,本就是湖泊故地,泉水干涸才形成了鹽堿地。
梭梭有一棵樹高嗎?這個問題要到了昌盛村,我才能回答。
昌盛村,在民勤縣城西邊約40公里處,是一個縣境內(nèi)移民建立的村落。這里也是杭州林二期所在地——也就是說,這里的梭梭已經(jīng)種下有13年了。它們有多高?我可以告訴你:最高長到4米!
我的腳下是柔軟的沙子,這里比四方墩沙漠化更嚴重,但這些2012年種下的梭梭,普遍有三四米高,骨架極為粗壯。不是一棵、兩棵,而是一整片梭梭林,像會定身術的孫大圣,喊一聲“定”,直接鎖住了腳下好動的沙子。
我見到的昌盛村已經(jīng)是第三代了。此話怎講?村民最初建造的第一代村莊,已經(jīng)被沙子掩埋得不見蹤影了。第二代村莊,土坯房的煙囪或房梁也許會在腳下的沙堆里露出一角。在風沙的不斷侵襲下,第三代村莊再次經(jīng)受了嚴峻的考驗。一幢民居的墻外,沙子堆得形成了斜坡,沿著這個“沙坡”可以一直走到這家的房頂。當?shù)厝斯苓@叫“沙上墻”。
眼下,大部分昌盛村的村民已經(jīng)整體搬遷到幾公里外新建的安居點。遠遠望去,一溜明黃色的外墻,門口停著私家車,門上新貼了春聯(lián)。村道邊甚至栽了綠化樹的小苗。
這將是一個嶄新的開始。昌盛村必將重新昌盛。
寄語
吳思明全家:祝愿甘肅民勤的未來與杭州一樣富饒美麗!
江云峰全家:為治理沙漠做一份貢獻。
陳澍一:小樹年年種,多年以后就一片樹林。
鄒藝博:我和媽媽一起捐種梭梭。
倪國平:播下深深的愛,開出片片的綠。
胡驍睿:我與爺爺一起捐,我與梭梭同成長。
愛心榜(單位 元)
截至3月26日下午3點,共收到梭梭捐種款173589元,可種梭梭248畝
陳澍一100、沈昊聰100、鄒藝博300、倪國平110、英100、胡驍睿20、張春1400、吳思明全家700、江云峰全家700、林云平全家700
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
謝謝以上每一位有愛的人!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,新江南網(wǎng)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