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(4月30日),蘇州市12356心理援助熱線中心啟用。該中心依托“12356”熱線,構建“1+4+5”服務模式,整合團市委、教育等多部門資源,實現24小時集約化心理援助服務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針對撥打量直線上升的老年人群,該熱線還特別配置了蘇州話接線員,吳儂軟語讓這通舒心電話更“酥”心。
“1+4+5”服務覆蓋全域
構筑立體心理防護網絡
昨天啟用的蘇州市12356心理援助熱線中心設在蘇州人民商場新平江商業(yè)廣場(人民路3189號)三樓,這也是蘇州市心理衛(wèi)生中心平江中心所在地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熱線中心設有接聽區(qū)、辦公區(qū)、休息區(qū)。全市共建有18個接聽席位,其中有8個設在該處,其余10個接聽點分布在各縣級市(區(qū))。由于“12356”熱線是7×24小時服務,中心為接線員、志愿者特別提供了休息區(qū),內含茶水間、值班室。
近年來,隨著社會節(jié)奏加快,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:職業(yè)人群因壓力導致的抑郁焦慮、睡眠障礙頻發(fā),青少年因學業(yè)壓力和情緒困擾亟須專業(yè)支持。作為國家統(tǒng)一心理援助熱線“12356”的蘇州實踐工程,我市“12356”心理援助熱線被納入2025年蘇州市民生實事項目。熱線中心的揭幕啟用,也是落實國家部署和“兒科和精神衛(wèi)生服務年”行動的重要舉措。蘇州在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、為市民提供專業(yè)、便捷心理健康支持的道路上再邁重要一步。
蘇州市衛(wèi)健委黨組書記、主任章鳴林介紹,熱線中心構建“1+4+5”立體網絡,由市廣濟醫(yī)院負責總運行,整合團市委、教育、婦聯、文明辦等部門熱線資源,張家港市、常熟市、太倉市、昆山市、吳江區(qū)等5個縣級市(區(qū))分別建設接聽點,同時統(tǒng)一督導培訓,以“市級專家指導+區(qū)級統(tǒng)籌+街道落地”三級服務模式為基礎,實現熱線支持系統(tǒng)全覆蓋。
打造24小時“安全島”
老年人撥打量直線上升
目前,熱線中心依托蘇州市廣濟醫(yī)院(蘇州市精神衛(wèi)生中心、蘇州市心理衛(wèi)生中心)的專業(yè)資源,配備專職熱線心理咨詢師及志愿者團隊,為蘇州市民提供24小時在線免費情緒疏導、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、心理危機干預及資源轉介服務。
截至4月28日,熱線累計接聽來電6015人次,目前每日平均接聽110人次,內容涉及精神心理、婚姻情感、親子關系、工作學習、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“12356”熱線運行以來,老年市民的撥打量直線上升,已經增長了3倍。
“許多時候,他們打來電話就是想找人傾訴一會、聊聊天。”蘇州市廣濟醫(yī)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副主任陸心傳告訴記者,老年人來電求助多是因為三類心理情緒情況:一是缺乏陪伴,感到孤獨;二是自己覺得有一種“無用感”,仿佛被遺棄,這多見于剛剛退休的人群;三是“衰老焦慮”,尤其當自己身體狀態(tài)欠佳,再加上身邊有人過世,觸發(fā)了內心的擔憂。“這也提示我們要多關注老年人的心理情況,多多給予關懷。”陸心傳還提到,不少老年人來電喜歡講蘇州話,為讓電話溝通更順暢、更親切,“12356”熱線還啟動了“銀發(fā)關愛”行動,特別配置了能聽會講蘇州話的接線員,提高老年市民撥打熱線的意愿和服務效果。
與110、119、120聯動
200余名接聽員培訓到位
為提高接聽服務能力,熱線中心持續(xù)強化、擴充隊伍,通過標準化培訓與督導機制,確保服務質量。目前,熱線中心20余名專職接線員已正式上崗,超過200名熱線志愿者已招募到位,完成規(guī)范化崗前培訓,采用“老帶新”方式,積極參與熱線接聽工作。
熱線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培訓指導,聯合多部門定期開展接線員、志愿者專業(yè)培訓、案例督導和應急演練,通過實戰(zhàn)化培訓演練,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和水平。
據悉,為從“被動接聽”向“主動預防”轉型,我市“12356”熱線中心與公安110、消防119、醫(yī)療120系統(tǒng)雙向實時聯動,通過三方通話,實現高危個案快速響應。據統(tǒng)計,試運行期間熱線已成功化解44例高危來電,其中14例通過多部門協作得到及時處置,有效降低了社會風險。
據了解,今后,熱線中心還將整合全市資源,構建統(tǒng)一調度平臺,借助熱線數據深化“數據驅動”心理服務模式,開展針對具體人群的精準心理健康援助;將持續(xù)加大宣傳力度,結合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教活動,廣泛開展心理援助熱線的宣傳引導,努力滿足廣大市民多樣化的心理健康需求,將熱線打造成為市民的“心靈驛站”。
友情提醒
熱線號碼:12356(全國統(tǒng)一號碼,蘇州本地直聯)
服務時間:7×24小時全天候響應
服務范圍:情緒疏導、危機干預、心理健康教育及資源轉介
溫馨提示:一般心理問題單次通話時長建議控制在20分鐘至30分鐘內,緊急高危情況將啟動“綠色通道”轉介至醫(yī)療機構
(記者 陸玨)
<愛上你,愛上新江南網:www.fjznl.com.cn www.xjnnet.net,www.fjznl.com.cn歡迎您!>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