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日報訊 上城區(qū)丁蘭街道勤豐社區(qū)的馮秀萍,年逾古稀,因為心臟疾病、腰部手術,生活并不寬裕,但她已連續(xù)3年參與“春風行動”,每年捐款2000元。這一溫暖的事跡,曾被本報關注報道,在社區(qū)中掀起愛心捐贈熱潮。
“我雖然不富裕,但只要有余力回饋社會,就會一直做下去!痹隈T秀萍心中,每年第一時間響應“春風行動”號召,已經成為生活中的“必修課”。即便身體狀況不佳,她也堅持親自到社區(qū)捐款。面對工作人員的勸說,她說:“我知道你們心疼我,覺得我年齡大、身體不好,需要這些錢。但我看病吃藥有醫(yī)保報銷,日常生活中你們也一直照顧我、看望我,我特別感激。雖然年紀大了,可還是想盡份力幫助更有需要的人!
馮秀萍的這份愛心始于2023年初。彼時正處于新冠疫情防控轉段過渡關鍵階段,志愿者、社工、醫(yī)護人員等紛紛堅守一線,日夜守護百姓健康;獨居在家的馮阿姨通過新聞關注著社會動態(tài),看到社區(qū)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地送生活物資,聽到小區(qū)物業(yè)反復播放的注意事項,她的心被觸動了,總想著為大家做點什么,貢獻自己的一份力。勤豐社區(qū)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“2023年度的‘春風行動’一啟動、社區(qū)的號召一發(fā)出,馮阿姨立刻就來了。當天是陰雨天氣,加上她身體不好,阿姨說幾百米的路她走了20多分鐘。到達社區(qū)后,她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掏出2000元現金,投入捐款箱中!贝撕,每年定期捐贈2000元,成為這位退休工人雷打不動的習慣。
馮秀萍的事跡被報道后,更多人知曉了這位平凡老人的不平凡。有讀者留言:“這不是簡單的數字,而是一顆金子般的心!眻蟮缼淼馁澴u,并未改變馮秀萍的生活節(jié)奏。2024年、2025年,只要社區(qū)“春風行動”的募捐通知響起,她總是第一批響應者。在她的帶動下,社區(qū)里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“春風行動”中來,大家你一百、我兩百,匯聚起了一股強大的愛心力量,為困難群眾送去溫暖與希望。
馮秀萍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(jié),卻恰如杭州這座善城的縮影。當她用布滿老年斑的手將善款投入捐款箱時,當她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(qū)其他志愿活動時,無不在詮釋著“平凡善舉”最動人的模樣,也正是這些綿延不絕的凡人微光,最終匯聚成了城市文明的璀璨長河。
“我就是個普通老太太,做的都是小事!贝猴L拂過馮秀萍珍藏的捐贈證書,上面沒有豪言壯語,只有3個連續(xù)的年份和相同的數額,連起來恰似一條溫暖的河,流淌過杭城的街巷,映照著質樸善意的力量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