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坦克的發(fā)展歷史中,關于老122中型坦克所使用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淵源一直是一樁公案。有人將其解讀為二代坦克向西方靠攏的證據(jù),還有人將其和后世的89-120滑膛坦克炮劃上等號……總之,因為沒有人給出一個關于中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淵源的權威解讀,而導致關于這個炮的說法眾說風云。
在今天本菜就給大家講講這門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來歷。中國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960年代末,其發(fā)展歷程可以分成新舊兩個階段。
舊120滑膛炮階段,1969年珍寶島戰(zhàn)役繳獲蘇聯(lián)T-62坦克后,中國坦克技術人員對T-62坦克進行了全方位的測繪和研究,其中就包括T-62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。在當時可以發(fā)射尾翼穩(wěn)定脫殼穿甲彈115毫米滑膛坦克炮是個高科技,中國坦克技術人員很快便在對115毫米滑膛炮測繪的基礎上研制了自己的滑膛坦克炮。
當時中國自研的滑膛坦克炮有兩種,一種是將滑膛技術應用到100毫米炮之上的69式100毫米滑膛坦克炮、另外一種便是今天本文要說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。之所以選擇120毫米這個口徑,其原因特別簡單。當我們不能在膛壓等技術指標方面超過蘇聯(lián)的115毫米滑膛炮,只能選擇增大口徑來提高火炮的炮口動能,從而達到火力指標超越T-62的目的。舊120滑于1970年2月開始研制,并被選為122三液、三機坦克的配用火炮。在經(jīng)過了幾年的研制之后,因為技術指標的落后而被暫停。
舊120毫米炮,炮身全長5750毫米,身管倍徑47.9倍。當我們用T-62的115毫米炮數(shù)據(jù)進行對比時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115毫米炮的身管長度(5740毫米)和舊120毫米炮的長度驚人的一致。脫殼穿甲彈初速1610米/秒,其威力水平1000米擊穿120mm/65°的裝甲靶板。至于其技術指標落后的具體原因是其膛壓水平仍屬于普通水平,只有330MPa。其潛力水平不足以滿足擊穿T-72坦克首上裝甲的需要。1978年當1224坦克開始研制時,由于更高膛壓的新120毫米炮尚處于研制之中,1224坦克仍然安裝的是舊120毫米炮。各位讀者一定要記清楚這一點,《裝甲戰(zhàn)爭》游戲中的1224坦克的火炮威力實在是有點過頭的。
新的120毫米炮從1978年4月開始研制,1979年底完成了坦克炮初樣炮,1980年10月完成了第二輪樣炮,新120毫米炮安裝在1226和1226F2坦克之上。新120炮在外觀尺寸上與舊120炮上基本一樣,唯一不同的是前者采用了高膛壓設計,當然更體現(xiàn)在火炮抽煙裝置之上。這也成為了辨別新舊120毫米坦克炮外觀的重要差別。
由于采用了高膛壓的設計,新120較舊120的威力有很大的提高。在1981年4月的試驗中,對120mm/68°靶板的最小穿透速度降到了1300米/秒,而舊120對于120mm/65°靶板的最小穿透速度在1540米/秒以上。 有不少讀者對于1226和1226F2坦克的停止發(fā)展有些可惜,但其實是有原因的。新120毫米炮的威力雖然達到了當時世界先進水平,但是其大藥室的設計導致了坦克比如有一個足夠大的戰(zhàn)斗室和炮塔才能容納下它,這與當時減小坦克外觀尺寸,提高坦克防護性能的大方針是相悖的。故最后裝甲兵轉向尋求新的解決辦法,120毫米坦克炮因經(jīng)費缺乏而擱置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(wǎng)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