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立峰一家在支教地的黃河邊留影。受訪者供圖
李立峰與吳堡的學生們在一起。
李立峰一家三口相擁告別。
揚州網(wǎng)訊 (記者 繼業(yè) 明濤 志虹 景炎 馮剛 楚楚 冠霖 喬云 王鵬)
李立峰有兩個家。
揚子江畔,揚州西南30公里的儀征城區(qū),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寬敞明亮,父母、妻女團圓美滿,其樂融融。
1240公里外,黃河岸邊,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吳堡中學,20平方米的宿舍簡陋狹小,90多名求知若渴的初三學子與李立峰彼此牽腸掛肚。
2018年10月,儀征陳集中學英語教師李立峰踏上援陜旅程,在吳堡連續(xù)支教兩期。2019年8月,在儀征化纖第三小學任教的妻子徐婷成功申請成為第二批援陜教師,帶著女兒好好(女兒李清徐的小名)來到了吳堡。
春節(jié)前夕,支教期畢;氐郊亦l(xiāng),李立峰一遍遍翻看學生們的告別信,字里行間充盈著眷戀,浮現(xiàn)著青春少年的花樣容顏。
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。
春節(jié)前李立峰遞交了第三次支教申請,這個決定讓很多人意外。但妻子明白他的心思:“他做事圖個圓滿。他教的兩個班今年中考,心里放不下90多個孩子。”
昨天下午,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期的支教啟動。告別江畔,奔向河岸,李立峰延續(xù)著他的江河之戀。
廚房里的決定
出發(fā)前1小時,一直平靜的妻子開始“啰嗦”。
臥室、客廳、廚房,徐婷來來回回。“電腦、充電器怎么還不裝進去?”“口罩放包里沒?”“好好給你做的蛋撻,帶上!”
口里滿是責備,眼里盡是不舍。
2018年10月,儀征選拔首批援陜教師。下班回家,廚房里鍋碗瓢盆協(xié)奏曲正歡,一聲“我想去吳堡支教”讓徐婷一愣。
“他說得倒也直白,剛入黨,總該拿出點黨員的覺悟。”徐婷當即表示理解支持,“家里一切都有我。”
一年支教期滿,李立峰撥通徐婷的電話:“有個好消息,我的體重從160斤掉到了130斤,減肥成功。”沒等妻子樂呵完,李立峰語氣突怯,“學校和縣里找我談了多次,我決定再干一期。”
妻子的回復讓李立峰一驚。“下學期我在吳堡陪你。儀征第二批支教名單公布,我的申請通過了。”
出發(fā)前,徐婷對未來的支教生涯信心滿滿:旅游也能看風景,但哪抵得上長時間領略黃河、高原、藍天的豪放;支教,融入一方水土,滋味、意義、價值完全不一樣。
難題是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女兒。好好去吳堡借讀,怕她不適應,吃不了苦。不帶吧,她就成了城里的“留守兒童”。
徐婷和女兒聊了好久。好好一臉輕松:“爸媽去哪我就去哪。”
最熱烈的掌聲
2019年8月24日,儀征市第二批支教老師整裝出發(fā)。一路上,李立峰不停講著吳堡的風情、支教中的故事。看著妻女笑語不斷,李立峰心里清楚,她們即將面臨考驗。
當現(xiàn)實與理想碰撞,反差總會令人印象深刻。
從太原到吳堡,車程5小時。因為行李多,面包車不時在坡上倒溜。推車、上車、推車……一行人深夜拖著行李攀過一個又一個坡,徐婷腦中蹦出一詞:狼狽。
囫圇睡了一宿,校園的鈴聲打破清晨的寧靜。對面教學樓上,學生的笑聲與笑容讓絢麗的青春在黃土高原上恣意飛揚,徐婷心里又閃過一詞:值得。
9月10日,吳堡舉辦教師節(jié)表彰大會。李立峰和另一名儀征教師得到的掌聲最長、最熱烈。這一幕讓徐婷心潮澎湃:他倆支教時間最長,所帶班級進步最快,當?shù)乩蠋煛⑿iL都認可他們。
激情退去,平淡返場。
宿舍被兩張高低床、小課桌、鐵皮柜塞得幾無轉身空間。唯一一個插座連著電腦線、臺燈線、熱水壺線、電磁爐線,給手機充電也得輪流。蝸居的一家三口,每天早晨與夜晚格外局促與繁忙。
為什么叫我們寶貝?
吳堡小學二(3)班,在秋學期迎來新任數(shù)學老師。徐婷的壓力,除了一周14節(jié)課和教學理念上的差異,還有丈夫。“他是明星教師,我不能給他減分。”
在吳堡,二年級學加減法,不少孩子還要靠掰指頭數(shù)答案。
“一九一九好朋友,二八二八手拉手,三七三七真親密,四六四六一起走,五五湊成一雙手。”徐婷從《湊十法》兒歌講起,培養(yǎng)孩子研究試題、舉一反三傳授,督促家長幫助孩子復習強化。“揚州來的老師”漸漸被家長熟悉和接受。
在家鄉(xiāng)習以為常的教學互動,在陜北孩子眼里有些難以理解。
“小寶貝,把作業(yè)交給我。”
“我們又不是你的孩子,為什么叫我們寶貝?”
短暫地停頓,徐婷柔聲細語。“你們怎么不是?你們是爸媽的寶貝,也是老師的寶貝呀。”
與新老師間的些許隔閡,在一問一答里微妙地改變。
“老師,媽媽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,好看嗎?”“老師,我的手上又干燥了,能再給我抹點護手霜嗎?”
時光流淌,59個孩子心里,徐老師是照耀他們成長的光。
洋芋擦擦和紅燒肉
土豆、白菜,是吳堡當?shù)氐膬蓸又魇场S猛炼菇z混著面粉,蒸熟后蘸料吃的“洋芋擦擦”,更是當?shù)氐囊坏兰央取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x21新江南網(wǎng)|江南區(qū)域知名綜合門戶網(wǎng)
學校食堂里一周才做一次“洋芋擦擦”,李立峰已基本適應,徐婷堅持吃下去,可李清徐一直接受不了。面對抱怨的女兒,李立峰看抖音學做菜,數(shù)月時間,昔日“廚盲”成為家人眼中的“半個淮揚菜大師”。
改善伙食的尋常紅燒肉,在學生李強(化名)心里滋味別樣。
偶然間牽手,徐婷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八九歲孩子的手上溝壑縱橫,還有些細小的傷口。她悄悄詢問得知,李強幼時母親離家,杳無音訊。父親為生計外出打工。平日別說吃肉,一日吃三餐都是奢望。
“晚上不開燈,作業(yè)在白天做。手機要省電,鬧鐘不開只接爸爸電話。感覺天亮了,我就起床……”當男孩平靜地講述“獨立”生活,徐婷一把將孩子摟進懷里。
從那以后,家里的紅燒肉總會打包一份。吃上心心念念的肉,李強逐漸開朗,學習也開始積極,這個變化讓徐婷開心的同時也有些酸楚:“有時候他遠遠盯著我看。那眼神我懂,是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思念、對母愛的渴望、怕你離去的留戀。”
宿舍里的爭吵
剛接手八(1)班、八(5)班,學生英語平均40多分,讓李立峰陷入焦慮。
“這邊是陜西教材,你找一套江蘇教材過來,兩邊對比下。”妻子一語點醒“夢中人”。
李立峰把榆林近10年的中考試卷做了個遍,尋找學生共性問題,設計了“低起點、小循環(huán)、多反饋”的教學模式。
宿舍里的小臺燈常常亮到零點,忙著備課的李立峰和徐婷只能讓孩子一個人先睡。“孩子總說燈亮,裝簾子也不起作用,只好買個眼罩鼓勵她克服。”
期中考試,女兒數(shù)學80多,英語90,兩門雙百“?”的好好傻了眼,平日很少磕碰的夫妻倆“炸了鍋”。
“成績差了就要補,我們給女兒列了個計劃表。但他忙著給學生補英語,計劃表排著排著就沒了……”徐婷又氣又急。
帶孩子來是不是錯了?要不要把她送回去?
“不要把我送走,下次一定考好。”女兒哭著承諾,同時學習江蘇和陜西教材。
孩子們的禮物
今年1月,李立峰和徐婷的支教到期。
期末考試,學生們挺爭氣。
李立峰所帶的班級英語均分大幅提升,九(5)班年級排名前移4位。徐婷教的二(3)班數(shù)學均分由上學期的85.64變?yōu)?2.76。
得知老師即將離開,59個孩子像一條長長的尾巴緊跟著徐婷。“課也不上,最后硬是板著臉把他們‘兇’了回去。”
臨別,李立峰和徐婷婉拒了學生和家長贈送的大部分禮物,只收下了賈曉陽和同學手制的兩把刷子。“用來刷炕的刷子是陜北特色,留個紀念。”
賈曉陽是李立峰最牽掛的學生。她成績拔尖,有三個妹妹,父母殘疾。
“生活、學習,李老師對我特別關照,也曾建議我去儀征讀書……”思前想后,賈曉陽還是拒絕了。爸爸不能干重活,自己要照顧并輔導三個妹妹功課,“我不能走,但永遠不會忘記李老師的好。”
賈曉陽并不知道,她感激的李老師昨天已經出發(fā),4月7日將再次站上教室講臺。
春日暖陽下,李立峰和妻女三度相擁。“爸爸,別忘了把水晶球送給張萌。告訴她,我們永遠是好朋友。”
一如當初,徐婷輕柔耳語:“去吧,家里一切都有我。”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(wǎng)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(wǎng)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